《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试大纲

辽宁专升本考试网】 www.51zsb.net

参考教材

孔珑 主编. 工程流体力学(第三版).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王修彦, 张晓东. 热工基础.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热力发电厂》(第二版) 郑体宽 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一、综合课部分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科目:热工基础、流体力学、热力发电厂与动力设备

满分200分:热工基础60分,工程流体力学满分60分,热力发电厂满分80分。

《热工基础》考试大纲

《热工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内容。其中,“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及其工程应用,“传热学”则主要研究热量的传递规律及其工程应用。

 

一、基本概念

1.熟悉热力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如闭口系、开口系等;

2.掌握状态参数的定义及其共同特征;

3.掌握基本的状态参数,如温度的含义与温标;压力的含义、分类与单位;比体积的含义等;

4.熟悉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的特点及其关系;

5.掌握过程参数,如功量与热量的概念及其与状态参数的区别;

6.掌握热力循环经济性指标的含义与表达式,如循环热效率等。

二、热力学基本定律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的实质与表述;

2.掌握焓与熵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4.掌握卡诺循环的构成、循环热效率的表达式及其意义;

5.熟悉孤立系熵增原理的内容、意义及其应用等。

三、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热力过程

1.掌握理想气体的定义、基本状态方程式的型式及其应用;

2.掌握比热容的含义、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的表达式与关系、定比热容的计算;

3.熟悉理想气体导出状态参数,如热力学能与焓的计算;

4.熟悉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相关热力学性质,如分压力定律等;

5.掌握四种典型热力过程,如定容、定压、定温及定熵过程的过程方程式、热力过程曲线、状态参数及其过程参数的求解等。

四、水蒸气和湿空气

1.掌握水蒸气产生过程的阶段及其过程特点,如一点、两线、三区、五态等,并能在参数坐标图上示出;

2.掌握水及水蒸气的基本概念,如饱和状态、三相点及临界点参数、湿蒸汽的干度等;

3.掌握湿空气的基本概念,如饱和湿空气、露点、相对湿度、含湿量等;

4.熟悉水及水蒸气的热力性质表与焓-熵图的应用等。

五、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1.掌握气体与蒸汽流动的相关概念,如马赫数、超音速流动、喷管、临界压力比等;

2.掌握稳定流动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如压力、比体积等)与流动参数(如速度、截面积等)间的关系;

3.掌握喷管的选型及其分析;

4.熟悉绝热节流的含义及节流前后工质参数的变化关系等。

六、动力装置循环

1.掌握蒸汽动力装置的基本循环朗肯循环的构成及其经济性指标,如循环热效率、热耗率、汽耗率、标准煤耗率的计算等,并能在参数坐标图上示出朗肯循环;

2.掌握热机参数变化对朗肯循环经济性及安全性的影响;

3.掌握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的构成及其主要目的;

4.熟悉热电联产循环的类型及其特点等。

七、导热

1.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的表达式、意义及其应用;

2.掌握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概念,如保温材料等;

3.熟悉导热微分方程式、三类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4.掌握毕渥数Bi、傅里叶数Fo、时间常数、热扩散率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一维稳态导热温度场及热流场的计算,如平壁与圆筒壁;

6.掌握非稳态导热基本特点及其分析计算,如集总参数法等。

八、对流换热

1.掌握对流换热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2.熟悉准则数,如努塞尔数Nu、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格拉晓夫数Gr等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3.掌握强化凝结换热及沸腾换热的基本原则;

4.掌握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如不凝结气体的影响等;

5.掌握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曲线,并能标示关键位置点等。

九、热辐射和辐射换热

1.掌握热辐射、辐射换热的本质及其与导热或对流换热的区别;

2.熟悉热辐射及辐射传热的相关概念,如辐射波谱、黑体、漫-灰体、辐射力、发射率、辐射角系数、有效辐射、遮热板等;

3.掌握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如斯-玻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辐射角系数的性质及其典型计算;

5.掌握气体辐射的基本特点;

6.掌握两个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等。

十、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1.掌握典型的传热过程分析,考查是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的组合;

2.熟悉临界绝缘直径的意义及其应用;

3.掌握壁面加装肋片的目的和原则;

4.掌握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5.掌握换热器的相关概念,如对数平均温压、效能、传热单元数等;

6.掌握强化与削弱传热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7.掌握间壁式换热器热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压法等。

 

  «流体力学»考试大纲

  一、《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包括液体与气体)平衡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物理学的范畴。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宏观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及流体动力学。流体的宏观物理性质包括惯性、压缩性及粘性等;流体静力学研究外力作用下流体平衡的条件及压强分布规律;流体运动学研究在给定条件下流体运动的特征和规律;流体动力学研究在外力作用下流体的运动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等。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二、考试大纲内容

第一章   

本章主要内容是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

1.重点掌握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2.了解流体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  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本章主要内容是流体概述及其宏观物理性质等。

1.掌握流体力学的三种主要假设模型;

2.重点掌握流体受力类型及其含义;

3.重点掌握流体密度的定义及密度与重度的关系;

4.掌握流体的压缩性系数与膨胀性系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5.重点掌握流体粘性的力学含义、产生原因及两种粘度间的关系;

6.重点掌握牛顿内摩擦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第三章  流体静力学

本章主要内容是静止(或平衡)状态下流体所受静压强的分布及固体壁面在静止流体中所受作用力的分布规律等。

1.重点掌握静止状态下流体的受力分析及静压强的特点;

2.掌握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物理意义;

3.重点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内容、意义及其应用;

4.重点掌握等压面含义及其特点;

5.重点掌握压强的含义、分类及其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6.掌握平面在静止流体中所受总压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

7.重点掌握压力体的含义及浮力定律的内容;

8.了解曲面在静止流体中所受的总压力等。

第四章  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是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相关概念,以及运动学、动力学主要基本方程及其应用等。

1.  重点掌握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本质区别;

2.重点掌握与欧拉法相关概念的含义,如控制体、流线、流管、流量、有效截面及平均流速等;

3.熟悉与拉格朗日法相关概念的含义,如系统、迹线等;并了解其与欧拉法相关概念的区别;

4.掌握流体运动输运公式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5.重点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动量方程的内容、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6.掌握沿流线主法线方向的压强与速度的变化规律;

7.重点掌握粘性流体总流伯努利方程的内容、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第五章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方法及其对流体力学实验的指导作用。

1.重点掌握流体的力学相似含义,如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及动力相似;

2.熟悉相似理论中相似准则数的含义,如Ne数、Fr数、Re数及Eu数等;

3.掌握流动的相似条件;

4.重点掌握量纲分析法的实质;

5.了解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法对流体力学实验的指导作用等。

第六章  管内流动和水力计算、液体出流

本章主要内容是粘性流体在管流中的能量损失以及实际管路中的水力计算方法等。

1.  重点掌握流体两种基本流动状态的含义及其判据;

2.  掌握管内层流的动力学特点;

3.了解管内紊流的动力学特点;

4.重点掌握紊流的流层结构及水力光滑与水力粗糙的含义;

5.重点掌握尼古拉兹实验对流体流动的五个分区及其判据;

6.重点掌握两类能量损失的原因、发生条件、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

7.掌握非圆形管道的当量计算;

8.掌握管流及液体出流的水力计算方法;

9.重点掌握管路的水击现象;

10.熟悉减弱水击的基本措施等。

第七章  气体的一维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是一维气体动力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分析等。

1.  重点掌握气体动力学相关概念,如声速、马赫数等的定义及其应用;

2.掌握气体流动的特定状态,如滞止状态、临界状态的含义;

3.掌握激波的含义及激波前后气流主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

4.掌握变截面管流的动力学特点及其应用。

第八章  理想流体的有旋流动和无旋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是理想流体的有旋与无旋流动规律,为研究粘性流体流动奠定基础。

1.重点掌握流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有旋流动与无旋流动的判据;

2.掌握欧拉运动微分方程两种基本的积分方程—欧拉积分方程与伯努利积分方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3.掌握有旋流动场的相关概念,如涡线、涡管、涡通量等的含义;

4.重点掌握有旋流动三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5.重点掌握速度势函数、流函数的存在条件,以及流网的含义及其应用;

6.熟悉几种典型无旋流动的叠加应用;

7.重点掌握库塔条件及其对绕流升力的解释。

第九章  粘性流体绕过物体的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是粘性流体的绕流运动问题,包括N-S方程、边界层理论及绕流物体受力分析等。

1.  掌握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即N-S方程的实质;

2.重点掌握边界层理论,包括边界层含义、边界层基本特征、边界层分离现象及其原因等;

3.重点掌握卡门涡街现象及其危害;

4.重点掌握绕流阻力与升力的含义、产生原因及其计算方法;

5.重点掌握绕流时的减阻方法。

第十章  气体的二维流动

本章主要内容是二维气体动力学相关的概念及其分析等。

1.重点掌握超声速气流的传播特征,如马赫锥、马赫角等。

2.掌握激波的形成条件等。

 

热力发电厂与动力设备》考试大纲

、热力发电厂的评价及可持续发展

了解:热力发电厂全面评价的四个方面;火电厂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发电厂的经济运行。

掌握:可靠性评价指标;电厂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的常规治理方法;热力系统分析的热量法和

火用方法,凝汽式发电厂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电厂生产过程中典型的不可逆过程及其造成的损失。

熟悉:寿命管理的作用,设备的三种维修方式,基本热力循环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二、 热力发电厂的蒸汽参数及其循环

了解: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的方法,热电联产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经济性提高幅度大的原因。

掌握:蒸汽参数变化和循环方式变化对循环效率、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和实际效率的影响。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各种方法的限制条件;最佳真空度的概念,回热参数的确定;热电联产的概念。

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核能、地热及太阳能发电

了解原子能发电厂及其它发电厂。

掌握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特点和类型。

四、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了解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常规计算原理、方法、步骤,了解回热加热器运行基本知识。

掌握热力系统的概念及分类,回热加热器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连接方式。

五、给水除氧和发电厂的辅助汽水系统

了解:除氧器的结构要求;典型除氧气的结构;除氧系统的全面型系统;发电厂汽水损失的原因,补充水量的确定和补充水的引入;工质回收和废热利用的原则和条件。

掌握:给水除氧的目的和方法;热力除氧的原理和条件;除氧器的运行方式;除氧器滑压运行应采取的措施;锅炉连续排污利用系统的建立及热经济性分析。掌握主力火电机组的给水要求和除氧设备。

六、热电厂的对外供热系统

了解:热电联产的社会效益;热负荷的种类和特点热电厂热负荷的分类,载热质的选择。

掌握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指标。

七、 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了解: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掌握: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和计算。

熟悉:主力火电机组的原则性热力系统。

重点:原则性热力系统

八、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了解: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管道与阀门的基本概念;给水泵的配置;发电厂的疏放水系统。

掌握:主蒸汽管道系统的形式和应用;旁路系统的作用、形式和应用。  

熟悉:发电厂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重点:主蒸汽系统、旁路系统分析

 

 

二、技能部分(满分100分)

流体部分(满分30分)

1.伯努利方程实验

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水力要素的实验测量技能及管内流动能量方程的理解与应用等。

2.雷诺实验

掌握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及流动状态的判据与应用等。

3.沿程水力损失

掌握管内沿程损失的量测技术,通过比较,提高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能力。

4.局部水力损失

掌握管内局部损失的量测技术,加深对局部损失机理的认识,通过比较,掌握理论分析及实验建立函数式的途径。

热工基础部分(满分30)

1.熟悉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表及焓-熵图,并能够熟练使用其获得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

2.掌握水蒸汽产生过程的参数坐标图,如p-vT-sh-s等的画法,能够利用参数坐标图绘制朗肯循环,并与现场实际设备及热力过程等相对照;

3.掌握节流原理及现场的实际应用,如利用节流进行流量测量及干度测定等;

4.掌握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等概念及关系,并熟悉如何利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湿度;

5.掌握物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常见的测试方法(如准稳态法),包括测试原理及主要设备等;

6.熟悉相似理论在指导实验方面的作用,并能够利用相似理论获得对流换热(如管内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等;

7.掌握如何利用传热学原理来减少热电偶的测温误差;

8.熟悉现场常见的换热器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其换热过程,如除氧器、冷却水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凝汽器、回热器及冷油器等。

热力发电厂部分(满分40分)

1. 会识别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图中的阀门和管件图形的符号。

2.能正确阅读国产300MW600MW机组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图,能正确指出工质的流程及状态。

3.能找出锅炉、汽轮机组、各种热交换器、各种阀门、减温减压器、水泵、水箱等设备及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旁路系统,回热系统,除氧给水系统,主凝结水系统等系统。

4.能正确处理机组运行中的常见事故。(加热器,除氧器,凝汽器故障 主蒸汽超温、汽轮机超速等)。